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行情 > 正文

环球速递!钱璐璐:学术圈“苏妲己”,四婚三离,成名校终身教授,她如何做到的

2023-01-18 18:36:30    来源:东方资讯

2019年1月,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庆典上宣布,校方聘请了一名华裔女学者,担任生物工程系的终身教授。

她叫钱璐璐,时年39岁。

她是华裔同胞中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第一位,是我国德高望重的、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,“两弹一星”奖章获得者。

如此优秀、年轻的顶尖人才,还是一位女性,引发了公众高度的关注。

在大家的印象中,搞学术研究的学者,要不就是古板严肃的中年人士,要不就是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。

而这位钱教授,却颠覆了人们的刻板想象。

她姿容清丽、身段袅娜、气质温婉——是一位集“高端人才+高颜值”于一身的学术“大拿”,令人难以置信。

这则新闻,顷刻在学术界炸了锅,在网上也汹涌起了如潮的争议与质疑。

有人不屑:她是“姿色换学历”的“天花板”,利用婚姻作跳板,私德有亏。

有人批判:她是学术界的“苏妲己”、“邓文迪”,是智商爆棚的“心机女”。

也有人评价:她的科研成就,是她凭真才实学拼来的,跟她的几段婚姻没直接关联。
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她到底经历了什么?

考学失利,柳暗花明迎坦途

1980年,钱璐璐出生于安徽省的一户普通家庭。

钱家的家境虽然一般,但是父母对女儿的文化教育却极其重视。

钱璐璐是个活泼伶俐的小姑娘,怀有一个辉煌的梦想:“我长大后,要当一个科学家!”

她打小便对数字很敏感,只要捧起数学书,就流露出极大的热情。

母亲见此,便对孩子加强了数学科目的辅导和培训。

在她的用心引导下,钱璐璐的数学成绩越来越拔尖,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,拿回了很多奖状、奖杯。

而钱璐璐的其他科目,也是如鱼得水,总会考出优异的分数。

转眼间,钱璐璐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,进入了高中阶段。

她的学业依然名列前茅,并被学校选中作为交换生,送往澳大利亚一所高中学习。

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,让钱璐璐的视野更为开阔,理想更显高远,胸间酝酿着一个远大的梦想:成为一名科研人员。

1998年,钱璐璐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:高考。

经过刻苦的复习,她信心满满地踏入了考场。

大家都对她寄予厚望:她平时成绩很好,考出一个高优的分数,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谁料,放榜之日,钱璐璐却崩溃泪流:她在考试中发挥失利,分数跌出预期,令人感觉十分惋惜。

最后,她被南京铁道医学院录取。这是一家普通的“双非”二本院校,不是钱璐璐的“梦中情校”。

那个夏季,钱璐璐曾消沉过一段时光。但一向开朗的她,还是拾掇好了心情,振作了起来。

九月秋高时,钱璐璐怀揣着一丝丝苦涩的不甘,走进了大学校园。

她相信,不管在哪所大学念书,只要积极进取,总会有回报。

2000年,我国开启了高校合并的改革浪潮,全力整合教育资源,提高高校的教学、科研水平和竞争力。

而钱璐璐所在的高校,被安排与其他两所高校一同合并,组建成全新的“东南大学”,学校档次也提升为“985”一本高校。

这一变革,让读大二的钱璐璐狂喜不已。

有时候,人生充满了各种柳暗花明。从“双非”二本大学生,摇身一变,成了一本“985”,对于她这个大学生,可谓幸事一桩。

考研攻博,初心不改勇追梦

大学校园里,白裙飘飘、黑发垂肩的钱璐璐,身上落满了倾慕的眼神。

然而,心中抱持着“科研梦”的她,却很少会被情书与鲜花所打动。

她的心思,都被实验室的仪器“勾”走了。

打从入学伊始,她便表现积极,常常向专业老师虚心求教,并在老师的推荐下,当了实验室的小助教。

接下来,她勤快无比地在实验室“跑腿”、打杂,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继而被老师任命担任项目研究的助手。

钱璐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,暗暗定下了新目标:争取毕业后留校,专注于学术研究。

她决定考研、提升学历,更好地靠近这个梦想。

在她挑灯夜读之际,一段浪漫的缘分不期而至。

那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高材生学长。在他的追求攻势之下,钱璐璐沦陷了,一边执笔考研,一边坠入爱河。

可惜,她的研究生考试最终落败了。但是,她收获了美好的爱情,在毕业后便和意中人结为夫妇,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婚姻和美、工作顺利,静好而安稳。

但是,钱璐璐却不甘于这一份安稳。

她选择继续考研。

丈夫欣然赞成。为了让她安心复习,他承担大部分的家务,尽力帮她搜索复习资料,在她疲惫时安抚她,在她沮丧时安慰她……

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番苦读后,钱璐璐成功“上岸”了,一举考取了上海交大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”的研究生。

到了上海交大,钱璐璐的眼前,骤然打开了一个全新、广阔的世界。

这里多的是高知人才、学术大家,科研氛围很浓厚,令她神往不已。

如果她没有过硬的才能、渊博的学识,单凭几任丈夫的托举、扶持,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。如果她不够努力,不够优秀,有再多的牛人、资源帮忙,也断然走不了多远。

她能有今天的成就,也是源于不安于现状、勇于追梦的一颗雄心,靠的是坚定不移、永不言弃的一腔热诚,还有善于借助外力、整合优质资源,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一身智慧,最终一路苦心孤诣,到达科研学术的高级殿堂。

有真才实学并对世界做出了贡献,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。文/打盹的下午茶

而她婉约的风姿、不凡的才学,也吸引了不少欣赏的目光。

在求学过程中,钱璐璐的眼界、心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。

她渴望飞得更高、更远。

而丈夫的步伐,已难以追得上她的节奏。

他们的感情,渐行渐淡。

此刻,一个本校博士师兄的身影,进入了她的视野。

他才华洋溢、俊朗儒雅,是交大的“校草”,更是学术圈里的一颗科技新星。

他对钱璐璐格外关注,总是有求必应、倾力相助,让她在学业上更加得心应手:无论是选题、实验,还是论文等等,都有了很大的突破。

二人惺惺相惜、渐生情愫。而钱璐璐也逐渐明悟:其实,博士师兄才是最适合她的伴侣,能引领着她,拓宽人生的宽度,让她变成更优秀的自己。

于是,她跟丈夫敞开心扉、真诚沟通。

最终,两人和平分手、一别两宽。

没过多久,钱璐璐便和博士师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

婚后,博士丈夫对她极其温柔、百依百顺,尽自己最大的心力,以雄厚的学术资源、人脉背景等,不遗余力地协助妻子追寻梦想,登上更大的人生舞台。

在他的指导、建议之下,钱璐璐论文写得非常出色,还成为了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,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业。

很多人觉得,当时的钱璐璐学业有成、前程锦绣,又拥有一个在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、深爱她、尊重她的精英伴侣——这样的人生,可以说是圆满无比了,她可以找一个高薪的“金饭碗”,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。

然而,钱璐璐却并不想停歇下来。她想征服更高的奋斗之峰——攻读博士。

辗转求索,不懈努力攀高峰

博士丈夫非常欣赏她的这颗“进取之心”,不但竭尽所能跟她分析、选取读博的方向——DNA计算机技术,还到处奔波帮她联系到有名的贺林院士,让她成为他的门下之徒,晋身交大博士生的队伍。

遗憾的是,在钱璐璐读博期间,因为种种因素,钱璐璐与第二任丈夫的感情越来越疏离。

但钱璐璐还是一如既往,追逐着心中的梦想。

不久,她遇到了第三个男人:一名德才兼备的资深学者,也是学术圈的佼佼者。

他的学识和谈吐,让她眼前一亮。

而他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建树,更让她心生敬慕。

最终,钱璐璐的第二段婚姻,在平静中画上了一个句号。

随后,经过深思熟虑,她与学者开启了甜蜜之恋,不日便携手走进了婚姻。

对于婚姻,钱璐璐的态度一直都很洒脱:缘分来了便认真相爱,感情磨灭了就及时止损,从不深陷其中、无法自拔,而是追寻更美好的人生。

她与第三任丈夫夫唱妇随,研究同样的课题。

在丈夫的一路打点、帮助下,钱璐璐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究水平突飞猛进,开始崭露头角,并在国内科研杂志上发表了有关“DNA组装的中国地图”的论文,获得一片赞誉。

随着时间推移,钱璐璐在学术界接触到更多优质的资源、结识到更为优秀的人才。

2007年的夏天,钱璐璐认识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.温弗里(Erik Winfree),一位科研界的“大佬”级人物。

他是世界顶尖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、计算机科学家、生物工程师,在学术领域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,还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,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
此次发表在《科学》杂志上的论文

同年,她还开发了一种成本低廉的“DNA 折纸”技术,能让大块大块的结构进行自我组装。为了彰显这项技术的潜力,她的课题组用 DNA 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“蒙娜丽莎”画。

这一突破性的成就,登上了《自然》杂志的封面。

当期《自然》杂志的封面

关键词: 终身教授

«上一篇: »下一篇: